更多服务
探访重庆老建筑 那些正在消失的重庆记忆
作者:大师兄 日期:2015-07-26 浏览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更是凝固的历史。时光流失,却留下经历了无数风雨和辉煌的建筑,这些濒临消失的青砖旧瓦,封藏着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属于重庆的另一面:优雅而沧桑,古典而时尚。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领略一下这些老重庆风情吧!

老重庆的老记忆巴县衙门

巴县,始建于北周,至今已有1450年。巴县衙门驻地在重庆太平门内,倚山面江。明末清初,曾被毁坏。清乾隆十六年,王尔鉴任知县时大兴土木,重建县衙。那时的巴县县城,也就是重庆府城,县衙、府衙同在城中,毗邻而接。

陈年的开埠往事汪全泰号

建于1850年的汪全泰号旧址在白象街142号。它于1850年由美国大来公司修建,之后成为汪全泰号的丝绸商铺,如今“汪全泰号”四字匾额依然依稀可辨。

镌刻在墙上的旧影法国仁爱堂

山城巷80号,有一座西式建筑,名为法国仁爱堂。前身系1902年法国人创建的“仁爱堂医院”,1944年改名“陪都中医院”,也就是重庆市第一中医院的前身,因逐渐成为危房,拆除了主体建筑的西侧,曾经的华丽的老建筑在岁月的流淌中逐渐的消逝在人们的视线里。

再回首已是百年身英国盐务局

中西结合、砖木结构的英国盐务局旧址修建于19世纪末,主要负责管理英国和四川之间的盐贸易业务。建筑二层为方形窗,方窗之间有罗马柱,走上木质楼梯,到这里才是当年欣赏江景的最好地方。

山中的赞美诗慈母堂

1911年,天主教川东教区在南岸区观音山修建慈母山修院(又名培德堂)。教堂群山环抱,林深叶茂,松香盈鼻,环镜优美。教堂是殖民时代外国人进行文化输导的工具,在20世纪初期,重庆主城修建了许多教堂,但部分建筑遭到破坏至今尚未修复,只剩下断壁残垣。

那是生命的守望者万国医院

万国医院位于重庆南岸马鞍山234号。19世纪末重庆开埠,外国人最先被允许在长江南岸驻留,在洋行、工厂相继设立的同时,1921年由传教士、慈善家医生马嘉礼创办了万国医院,医院有病床30张,是重庆最早的西医院之一,抗战时期救助了大量难民。

悬崖上的残墙春秋虎峰寺

虎峰寺位于沙坪坝虎峰山上,背靠悬崖,石梯是进庙里的唯一通道。虎峰寺修建于何年不得而知,从悬崖上刻于乾隆年间的“虎峰马迹”也许知道历史不会太短,但现在已经消逝在虎峰山上,只剩下今天我们所说的遗址了。

已经熄灭的灯盏跳伞塔

位于两路口的跳伞塔是亚洲仅存的二战时期跳伞塔。它建于1942年,曾经是抗战飞行员培训基地,一批批勇士由此飞上蓝天同日军血战。其设计者是中国一代建筑宗师杨廷宝。

南泉抗战那些旧事孔祥熙官邸

孔祥熙南泉官邸俗称“孔园”,建于1939年,位于重庆巴南花溪河密林之中,官邸后倚建文峰遗迹,下临花溪河,为一楼一底中西结合式的砖木结构建筑。抗战胜利后,房屋的主人散去,它却成为重庆抗战文化的一部分。

风雨故人来圆庐

民国建筑大都坡顶、清水砖。嘉陵江畔却有这么一幢小楼,造型优美、风格独特,大圆屋顶犹如伞盖,这就是被称作“圆庐”的孙科公馆。它建于抗战初期,是建筑设计大师杨廷宝为孙中山之子孙科及其夫人蓝妮所建的跳舞厅兼寓所。这里也曾是国共谈判的一个斡旋场所,悄然上演过无数不为人知的风云。(永川招聘网整理发布)